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天主持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第二次會議,針對政府推動財經法規鬆綁,兩岸法規是否也在檢討範圍?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會中並未就此討論,但函釋部分不排除,本於立法初衷,將會檢討及調整。
賴清德在會中表示,台灣要與國際激烈競爭,相關法規需更有彈性及機動,並朝「管制革新」與「法規鬆綁」方向改進。財經法規鬆綁刻不容緩,各機關應摒棄施政以防弊為主的態度,採取積極興利便民的角度,全面進行檢討。他指示財政、經濟、勞動、金管及工程會等部會,由首長或副首長直接督導,鬆綁阻礙企業發展的函釋、行政規則及法規命令,即刻從函釋做起,每兩周提出人民有感的成果;「由下而上」,由部會檢討相關函釋,經國發會呈報行政院,「由外而內」,建立窗口,讓民眾能將意見反映給部會進行檢討。
昨天會議聚焦「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法規鬆綁」,以及「強化預算執行」三面向。賴清德在會中要求各部會盤點「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可採取促參機制更能達成效益的案源;推動財經法規鬆綁,即刻檢討函釋,強化營業基金及非營業基金執行力落後的預警控管機制進行討論。
賴清德表示,行政院將函請地方政府縣市首長與中央合作推動促參,經濟部、交通部及內政部等相關部會首長應檢視哪些項目可納入促參,並將項目公告在網站;各部會也可主動聯繫,與地方政府合作。
另外,賴清德裁示,要求財政部善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平台」,協助各機關開發潛在案源,並就未如期推動案件啟動預警及追蹤機制。另為精進促參法制環境,請財政部等相關部會檢討,並由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召集相關部會研議。
強化營業基金及非營業基金執行力方面,賴清德要求行政部門加強督促落實營業基金各項計畫執行,非營業基金部分,國發會應啟動預警機制,提前預見問題,協助協調部會解決執行困難問題,全力提高執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