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財政部部長肖捷撰文提出,將「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廣受關注的房產稅看似「箭在弦上」。然而,筆者認為,短期內房產稅政策落地,除了面臨立法授權、稅基和稅率確定、全國不動產信息共享等障礙外,還可能需要應對以下五方面兩難選擇。
第一,徵收房產稅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抉擇。《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風險報告》數據顯示,不動產在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的比重不斷攀升,2016年達到了68.8%(參見下圖),其中69.05%的城鎮家庭僅有1套房產,15.44%的家庭有2套房產,僅有3.63%的家庭擁有3套及以上房產。

可見,大部分居民購買房產的目的是滿足自身自住需求,僅有1套或2套房產的城鎮居民構成了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主體。
若按照上海、重慶試點方案中確定較高的免征額,則達不到構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拓展地方稅源的效果。
若按照國際較為普遍的廣覆蓋方式徵收,房產稅一旦落地,中等收入家庭不但要承擔原來按揭貸款,還需要新增房產稅負擔。顯然,這與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出的「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發展方向不符。
第二,地方政府在房產稅和土地出讓收入上的抉擇。從較為成熟的市場經驗看,美國房產稅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比重在15%左右,韓國房產稅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比重大約為20%,日本不動產稅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大約為40%。這些國家的房產稅均是按照房屋評估值為基礎徵收房產稅,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土地及房屋價值評估體系,定期對房屋估值進行調整,房產稅成為稅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觀我國房地產市場,從上海、重慶等試點城市看,2016年上海房產稅收入為171億元,僅占上海稅收收入總額5626.9億元的3%,重慶房產稅收入為56.88億元,占本級財政稅收收入1438.4億元的4%。與此同時,2016年上海土地出讓收入高達1578億元,重慶為705億元。房產稅相對土地出讓收入可謂是「九牛一毛」。
2013年,杭州曾作為房產稅試點擴圍城市之一,並制定了包括針對增量住房徵收、以戶為單位的免征面積、超標面積累進稅率等政策,但最後被緊急叫停。彼時反對聲最大的依然是房產稅將對本已十分低迷的房價形成打壓,影響土地出讓收入。一旦房產稅政策在全國範圍內落地,地方政府必須在房產稅和土地出讓收入之間做出選擇。
第三,房產稅落地與短期通脹壓力的抉擇。從各國的長期經驗看,房產稅與控制房價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就當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而言,房產稅在控房價的長期目標方面依然被寄予厚望。特別是空置率較高、投機氛圍較為濃厚的地區,房產稅政策一旦落地,投資者心態和市場預期將發生轉變,不同收入家庭財富配置結構將發生較大調整。不動產持有成本的上升,將可能引發短暫的拋售潮。
而在過去十餘年內,央行超常發行的過剩貨幣,之所以沒有引發通貨膨脹,主要是房地產市場在中國經濟貨幣化進程扮演著最大的「貨幣蓄水池」角色,房產稅政策落地導致的短暫的拋售潮,過剩的社會資金將可能進入實體經濟,過剩流動性對通脹的壓力將再現。與此同時,在沒有出現拋售潮的地區,住房租金的壓力也將因為房產稅落地而上升。因此,房產稅政策落地,將可能造成較大的短期通脹壓力。

第四,房產稅與避免房地產市場的「明斯基時刻」的抉擇。目前,許多金融機構的個人經營貸、小微企業貸的抵押物既有住宅類房產,也有商業類地產,若房產稅開徵造成了部分地區短期的拋售潮,房價的下跌可能影響銀行抵押物的價值評估,由此引發一系列系統性金融風險。然而,近期央行行長周小川關於「明斯基時刻」的討論,印證了我國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存在現實可能性。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重點,整體上需要防止房價過快回落,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以居民收入穩步增長,逐漸消化過高的房價。但是,一旦房產稅政策落地,市場預期被逆轉,住房持有環節成本的上升,將可能成為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排除出現以下情形:房產稅政策全面落地之日,就是房地產市場「明斯基時刻」到來之時。
第五,房產稅的高徵稅成本與短期低收益的抉擇。房產稅作為一個全新的稅種,要在全國推廣並取得預期效果,至少有四方面的工作需要全面推進:
一是全國不動產信息共享;
二是通過各種渠道對納稅人進行「教育與培訓」,讓納稅人充分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
三是在不同城市建立完善的、可持續調整的「個人住房評估值」系統;
四是政策落地后要建立房產稅監督機構,建立納稅申辯制度,納稅人有途徑提出異議和申訴。
以上這些過程都需要地方政府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和博弈成本等。因此,在許多三四線城市,房產稅的開徵成本甚至可能高於其收益,顯然這會影響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如果按照有條件地區「分步推進」的原則,地方政府可能陷入兩難選擇,特別是財政困難地區有拓展財源、徵收房產稅的積極性,但房產稅落地之後將進一步削弱本地房地產市場的吸引力。
不可否認,全面徵收房產稅是構建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機制的基石之一,但是房產稅的落地短期內仍然面臨一系列風險與難題,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決策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做出艱難抉擇,未雨綢繆,充分評估房產稅成本、收益和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