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與台灣面臨打房壓力,日本平均高達5%以上的高租金報酬率,相較之下,吸引不少投資客轉移陣地。據信義房屋(9940-TW)不動產株式會社統計5至10月業績,顯示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成長,在當地震災發生後,至今共成交68戶,比起去年同期的24件大幅成長183%,成交總金額高達日幣27.5億?(約合台幣10.58億元)。
股災比震災可怕 熱錢湧進日本置產
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林彥宏表示,地震對台灣客戶至東京購買房地產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大。今年6月日本信義甚至創下單月成交21戶的新高紀錄,其他月份,每月也有約15戶的穩定成交量,看屋客戶平均每月也都維持在50組以上。
而成交68戶中,有39戶為新成屋。顯示地震之後,台灣客戶對東京不動產的興趣不減反增,且「喜新厭舊」,喜歡買新房子的比例高於買中古屋。
分析台灣客戶仍熱衷至日本購屋的原因,主要基於危機入市與高投報率。林彥宏觀察發現,台灣客戶若有自住考量,大多會選擇預算在日幣6千萬至1. 5億?之間(約台幣2395萬至6000萬元)的物件。二房或三房離地鐵站近的新成屋,若基於出租的投資考量,則偏好日幣3000至4000萬?(約台幣1158萬至1544萬元)的套房,以平均投報率5%計算,月收日幣13至18萬?(約台幣5至7萬元)租金,投資效益頗高。
買中古屋需計隱藏成本 海外置產偏好新成屋
一般而言,民眾會有中古屋租屋投報率較高的迷思,因表面上日本的中古屋租金投報率高達8至10%,但實際接觸客戶之後,日本信義房屋卻發現,台灣客戶選擇新房子的比重較高。
對此,林彥宏分析指出,事實上海外投資首重安全,因為租金高,相對房客對於房子的要求也高。尤其地震發生後,房客對於住屋的抗震要求隨之提高,新房子的建材、抗震強度較中古屋佳,賣相更好,且管理簡單,因此房客較願意長期承租。
此外,高投報率的背後,若計入待租的空置期成本,再加上貸款、建築維護成本、租金浮動等,後續管理較需費心。而新成屋由於建材設備新穎,房客穩定,較不容易產生隱藏性的成本,保值及轉手性也較高,因此許多海外置產的客戶寧可選新不選舊。
【鉅亨網記者詹宜軒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