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去年推出「大龍峒公營住宅」,抽中承租的住戶已經完成簽約,從今天(十號)開始交屋入住,為了進一步改造台北市的出租國宅環境,郝龍斌市長宣布,台北市從今年開始,要花三點八億元,針對台北市二十三處、三千八百多戶出租國宅進行大改造,包括外牆拉皮、改善設備環境等,甚至還要再打造七十戶身障通用住宅,北市府的住宅政策,為「只租不賣、建整並進、全民受惠」。(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公營住宅政策,除了去年新建大龍峒公營住宅,台北市既有的二十三處、三千八百多戶出租國宅,常遭質疑出租住宅設備老舊、環境差,為了進行全面地國宅環境大改造,台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北市府今年將花費三點八億元,就台北市二十三處出租國宅全面整修,包括就二十三處出租國宅改善公共服務空間、改善設備環境,也會先針對懷生、中正社區進行外牆拉皮、還有改善南港出租國宅坡地的安全,另外除了既有的十二戶身障通用住宅,北市府今年也會再度改造七十戶的通用設計宅,郝龍斌市長說,北市府進行出租國宅改造大作戰,是為了改變出租國宅的住宅品質,也打破外界的不良印象,未來改造設備之後,不會提高現有的租金。
郝龍斌市長說,北市府今年規劃國宅改造的三點八億元,其中一億元是因為去年風災少,行政院將省下的災害準備金,以統籌分配款名義分給各縣市,北市府用這一億元加上住宅基金、年度公務預算共二點八億元,要進行通盤的出租國宅環境改造,而最早的出租國宅是在民國69年興建,平均屋齡在15-20年,希望透過環境改造,改善出租國宅居民的生活環境品質,也希望未來大規模興建公營住宅,可以打破民眾對公營住宅的刻板印象,北市府的住宅政策,為「只租不賣、建整並進、全民受惠」。
【鉅亨網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