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下一篇 >>

糾紛案例

房市新聞 > 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2007/03/28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搬家糾紛頻生,您是否也曾為受害者 ? 參考常見糾紛案例,防範未然。

估價陷阱有哪些 ?

以低於行情的價格先將生意接下滿口承諾未立書面契約,搬至一半再找藉口索性加價。

估價人員與搬運人員不同,實際搬運時不承認估價之承諾。

常見之惡性加價情形

原電話報價三樓搬三樓, 一車兩千,二人到現場後說兩千只是車資,另外每位工資為二千元,二位要加四千元,所以總共要六千元。

原先叫車為 1.75噸現場來的車子是3.49噸所以價格要兩倍,實際上1.75噸是指車子的淨重,3.49噸是指車子的總重 ,其實二種是同一車型。

約定以車計價,隨便放幾件家具,即算一車 (標準高度應與車頭同高) 。

搬至一半藉口物品太重不好搬一定要大幅加價才肯搬,若客人不願加價則故意亂摔物品,出言恐嚇,或賴著不走強要小費。


常見之惡性加價情形

案例一:

甲老闆找搬家公司估價,講好三車 27,300 元,後來搬家公司出了六車,索價 98,000 元,但是每車都沒有裝滿,甲方表示身上沒有那麼多錢,對方逼他付 58,000元 現金,又要他簽下 40,000元借據,此後,搬家公司的人經常到公司催討,使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中,又怕遭對方報復,而不敢出面投訴。

案例二:

乙先生和搬家公司接洽,接洽人員表示一般開放式的中型平台車 3,000 元,而箱型車可裝較多東西,美觀又防雨,但收費較高。
乙先生考慮後,決定選擇箱型車。搬家當天只有他一人,無法監督工人裝載物品的情況,司機說 東西裝不下,需要再裝一車,乙先生答應再加一車,後來他發現兩車都裝載不實,而且因為是封閉式的車子,反而不容易發現內部裝置情況 ,只能暗自生氣平白被坑了一台車的錢。

案例三:

丙小姐終於買了房子,要結束無殼蝸牛的生活。搬家前她查電話號碼找到一家全省聯營的搬家公司,電話講好一車 4,500 元,搬家當天東西搬的差不多時,需要另加工錢,一個工人 2,000 元,這次來三個要再加 6,000 元,共花費了 10,500 元的搬家費用

客服信箱:service@magent.com.tw 客服專線:(02)7730-0345
吉家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