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北市五分埔遷建基地都更案審議近尾聲,但當年市府漏列戶要認購國有地,究竟該按市價或公告現值,仍舊無解。由於解套法案卡在立法院,地方擔心影響都更期程,昨由議員陳永德陪同,呼籲立院加快腳步。
民國42年北市府為拓寬道路,將違建戶、攤販等安置到五分埔遷建基地等處,並逐步開放五分埔遷建基地土地供拆遷戶認購,89年1月前以公告現值加成讓售,後來則依市價。
但北市府重新清查,基地範圍內應有969筆土地,地籍資料卻漏列56筆,補列土地上的拆遷戶也有認購土地權利。
不過,漏列戶認購土地卻面臨一國兩制,市有地、學產地上拆遷戶,以公告現值加成方式認購;8筆國有地上的拆遷戶,卻須依市價認購,每坪高達750萬元。
行政院為解決「一地兩價」問題,去年底通過「國有財產法」第58條修正案,86年6月30日前持有土地的拆遷戶,能以公告現值加成認購,但草案至於仍躺在立院。
陳永德表示,此案已進入都更審查最後階段,若修正草案遲遲無法過關,這8戶無法認購土地參與都更,將影響都更腳步,不利都市發展。
{聯合理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