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讓大家好奇的是,台灣目前面臨少子、高齡化的窘境,但對於目前房地產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衝擊,人口即便減少,房屋供給量甚至房價竟不減反增?
強調青銀共居模式的綜合社區
為此,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分析,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對於住宅市場所造成的影響,其實已經漸漸浮現,他斷言,還會在以後中長期繼續加劇。在人口結構快速改變下,高齡社會、不婚、晚婚、不生或少子等現象,減少首次購屋與換屋需求,單人家庭、少子家庭、高齡家庭的家戶型式對於選擇房間數、居住面積及社區戶數均有顯著的影響。
但郭紀子指出,未來因應高齡化、少子化現象,有種社區可能會更受到大眾歡迎,他表示,有研究發現,在高齡者居住型態選擇上,多數高齡者希望住在與子女鄰近的住處或與子女同住,在影響居住型態選擇的因素中,子女是高齡者優先考慮的重要因素。
因此,就有聰明的開發商,將社區設計成老人小戶型套房與多房型的子女家庭綜合性社區,強調青銀共居模式,反而受到特定族群的喜愛,而大幅拉高房價。打造特色住宅或全齡住宅,物管業者可提供社區有特色及客制化管理服務才是關鍵。
郭紀子補充,雖然這種綜合性社區未來可能變成特色產品,但是他認為社區房型複雜也會是住戶多樣性而衍生的衝擊,從過往物業管理的經驗來看,通常包括生活習慣不同、居住品質的要求標準不一、管理費負擔能力差異以及對公共設施需求不同等等,容易造成凡事意見整合困難,以致居住環境失調,造成品質下降。
所以,在市場經驗上,住戶普遍會用「人以群分」的觀念強調自我的居住正義。郭紀子因此建議,每種類型的社區各有利弊,每個人的喜好與接受度不盡相同,買房前還是要仔細考慮才不會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