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李同榮:是誰在道德綁架央行房市政策?

房市新聞 > 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2025/08/28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日前對央行政策提出三點看法:

(一)央行年底前利率政策應會維持不變。

(二)降息與否涉及房市議題,央行若要降息救房市,就白費央行過去的努力。

(三)預售解約潮不嚴重、房市沒崩,外界不要以道德綁架央行。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接回應:是誰在道德綁架央行?他同時針對上述三大觀點提出三大質疑,並語出驚人表示,央行擧居住正義大旗,化療式限貸打房,傷及無辜,才是「以道德綁架政策」並以限貸綁架房市首購正常的交易行為。

李同榮認同張建一院長所言,房價不會崩盤,但針對張院長所提三大觀點仍表示不同見解,並分別提出三大質疑:

觀點(一):央行年底前利率政策應會維持不變?

李同榮質疑,利率政策是央行理事會集體共識,還是央行楊金龍拍板算?或是張院長說了算?年底前央行還有兩次理事會要開,張院長的看法如何能代表央行未來決策?張院長是央行倚重的理事專家,這會不會就是帶風向?或也就是「以道德綁架央行政策」?

觀點(二):降息與否涉及房市議題,央行若要降息救房市,就忽略了央行過去的努力?

李同榮質疑,連央行楊總裁都公開表示降息不是考慮單一產業,要考量的是整體經濟影響,為何張院長認為降息與否就涉及房市解套,打房就白費央行過去努力?其實央行從2021年開始前六波的限貸打房,才真的是無效且白費三年的努力。

我們認同不能單為房市而降息,但在關稅大戰中身陷困境的傳統產業出口商,他們難道沒有要求降息的聲音?若這些傳統產業要求降息,那他們是不是又會被說為「以道德綁架央行」?台灣Al半導體雖一枝獨秀,但不要忘了艱困經營的傳統出口業擁有台灣70%以上的勞動力。

何況,降息是不是直接對房市有利值得商榷,從過去歷史數據發現,降息初期對產業發展有益,中期對經濟增長有利,後期才會刺激房市購買力,尤其在下修曲線中的房市,降息根本不可能馬上讓房市死灰復燃,因此,央行考慮是否降息應以產業發展為優先考量,不應糾結在對房市的影響。

觀點(三):預售解約潮不嚴重、房市沒崩,外界不要道德綁架央行?

李同榮質疑,預售解約潮嚴不嚴重?其實是「正在遞增進行式」。

內政部公布資料顯示1107月至1146月簽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案件共計4,418件,每月平均92件,而自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劇增為240件,這一年因信用管制導致每月解約數比過去平均數增加260%,而且正在不斷遞增中,這種情況,官員還需要等到爆了才認定解約潮嚴重嗎?

何況,在內政部統計全部解約案買受人合計4,129人,其中1,585人購買2戶以上預售屋,占解約人數的38%;而購買1戶預售屋的買受人中,有1,160人名下已有其他房屋,占解約人數的28%。更重要是佔有34%1384人解約,卻都是首購者因限貸問題產生的無辜受害者,內政部說百分之66%大多數人是二戶,並非全因選擇性信用管制所致。請問,難道那無辜的34%受害者就不應重視它的嚴重性嗎?

央行擧居住正義大旗,用化療式打房傷及無辜,才真的是「以道德綁架政策」

    李同榮最後表示,房市雖不致崩盤,建商也不致有大量倒閉潮,但資金斷鏈所引起的爛尾樓骨牌效應,政府不得不防,首購自售因限貸問題與政策朔及既往問題,傷及眾多無辜,政府不能不重視。而到底是誰以道德綁架央行?原來,央行大擧居住正義大旗以化療式限貸打房,才真的是如張院長所說「以道德綁架政策」綁架正常的購屋交易行為,不但沒有教訓到投資客,反而傷及無辜的產業與民眾,並綁架了自住購屋的交易行為,實在令人遺憾!

資料來源:內政部

客服信箱:service@magent.com.tw 客服專線:(02)7730-0345
吉家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