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新青安房貸鬆绑後續?李同榮妙喻:央行回眸、市場三笑

房市新聞 > 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2025/09/11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行政院會決定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之外,外界關心後續央行的態度?對市場會產生什麼直接影響?918央行理事會將採什麼措施?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妙喻:央行回眸、市場三笑!他預測央行的具體回應將可能分為三步曲:

(一)已發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

(二)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將設法解困。

(三)9月理事會可能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

李同榮同時呼籲政府,房市確已降溫,矛盾的打房政策實應劃下句點。

政策矛盾、網內互打,造成市場不斷扭曲,年輕首購族套在最高檔

    李同榮指出,過去幾年台灣的房產政策,最大的盲點是窮到只剩打房政策,更大的盲點是政策矛盾、網內互打,造成市場不斷扭曲,年輕首購族不斷被政策擺佈與綁架,苦不堪言。

首先,2021年房市主升段時,包括央行、財政部、內政部三大部會打房政策各行其政、亂槍打鳥,鳥飛的越高越遠,房價越打越高,央行錯把後衞當鋒,從第一波2020年底打到第六波20246月,選擇性限貸,阻止不了投機性資金到處流竄。

其次,財政部2021年七月啓動房地合一2.0,更造成市場轉嫁效應,接著內政部於2023年啓動預售屋禁止轉售也產生閉鎖效應,原因只有一個,在主升段打房適得其反。

2023年下半年正值房市末升段,技術性轉弱,交易量下滑,價量背離,市場正在降溫時,政府卻在此時為了選舉而逆勢推出新青安優惠政策,造成政策矛盾,房市拉尾盤,年輕人搶購搶貸,房價越搶越高,逼得央行再於20249月推出史詩集限貸令,以致交易量陷入停滯,更造成首購族房貸荒,民怨四起。最後,只好又逼著行政院近日出手鬆綁天條,放開水庫,新青安房貸才能獲得疏解,但幾年來,年輕首購族被政院新青安政策鼓勵進場。卻買在高檔,又被央行限貸令套入困境,一進一退,解約亂象叢生,都是房產政策矛盾、網內互打惹的禍。

 

    李同榮進一步分析,政院拍板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72-2條之外,外界關心後續央行的態度?919理事會有什麼重大措施?對市場會產生什麼直接影響?他妙喻:央行回眸、市場三笑!他預測央行可能回應的三步曲如下:

(一)換屋族限貸逐漸鬆綁:央行已經宣布,換屋先買後賣緩衝期延至18個月,但市場普遍認爲應該比照重購退稅有兩年緩衝期,而對第二戶需求的市場房貸也應視市場降溫的現況,逐步放鬆為宜。

(二)銀行放款不動產集中度解困:央行從去年開始要求各銀行上報不動產集中度,目前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為約36.9%,比去年最高點37.5%略微下滑,仍高於央行理想的36%以下水準,央行若持續控管各銀行集中度,對新青安鬆綁仍會產生排擠效應。

另外,銀行放款集中度的計算公式主要是「不動產貸款餘額/企業總放款」,因此,央行除了應考量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標準放寬以外,可以積極鼓勵製造業投入更多資本支出,擴大企業融資放款規模,一旦分母總放款數加大,不動產集中度就可降低。

(三)央行放大水庫,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所謂銀行存款準備率是指商業銀行必須存在央行的資金比例,也就是不能用於放貸給人們或企業的比例。存款準備率比例越高,資金越緊縮,反之,比例降低,資金就越寬鬆,對於銀行總存款回流有利,也是對銀行法72-2條,不動產貸款水位不得超過30%,有降低水位的效能。

過去央行為緊縮資金,二度採取提高存款準備率措施,如今,時空不同,若降息時機未到,央行應可適時降低存款準備率為宜。目前銀行體系總存款約近60兆元,每降一碼(0.25%)存準率,市場約可多出約一千五百億資金。

打房政策應該劃下休止符,讓市場交易量回歸正常化

    李同榮最後指出,六都成屋房市已經連續三季下跌,交易量也跌至8年來谷底,確定房市進入空頭,必須有一段修正調整期,央行不必過度擔心一旦限貸政策逐漸鬆綁,房市就會起死回升,反而是限貸令造成的市場扭曲若不適時修正,交易量過度萎縮,不但教訓不到投資客,反而傷害到首購與換屋需求市場,對產業與消費者都有害無益。因此。所有打房政策應該劃下休止符,讓市場在緩跌的趨勢格局下,交易量能活絡回歸正常化。

客服信箱:service@magent.com.tw 客服專線:(02)7730-0345
吉家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