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下一篇 >>

武漢疫情對房市影響 李同榮 提七大走勢預測

房市新聞 > 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2020/02/12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武漢疫情在中國大陸持續延燒,連距離武漢約1200公里路遙的北京也於日前宣布封閉式管理,同時上海也同步跟進,可見疫情擴散情況嚴重,很難在短期間受到控制。影響所及,武漢疫情對台灣經濟發展與房市走勢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具體影響?

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針對武漢疫情對未來房產時空背景產生的影響,從多方角度提出七大走勢預測分析,他同時一針見血的指出,房市在上半年將面對恐慌心理與消費緊縮的壓力,呈現一季到兩季「價量萎縮」,下半年將回歸基本面走勢,房市走勢將呈現「價量齊揚」,2020全年住宅市場表現「價穩量溫」的格局,唯獨「商辦丶廠辦」市場,將會有先蹲後跳的「大逆轉」走勢,若價量出現緊縮,甚至會有「報復性」反彈行情。

疫情危機將重啓MIT契機,預測「商辦丶廠辦」市場將會「價量大逆轉」

    李同榮指出,中國大陸GDP佔全球比重逾16%,依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統計,去(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達到約99.1兆元人民幣,人均GDP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276美元,突破1萬美元的大關。2020年大陸因疫情擴大,經濟成長勢必大幅萎縮,目前大陸房市處於長線高檔,若官方調控失當,恐有崩盤危機,進而影響金融體系的崩潰,這對全球經濟成長必將產生嚴重的外溢危機效應,台灣當然也會首當其衝,唯台灣政府目前對疫情的控制得宜,若未擴大為社區感染,影響的恐慌層面應會逐漸降低。但從另一個層面分析,中美商戰方興未艾,再加上武漢疫情的雙重衝擊,台商在大陸的產業供應鏈將可能有斷鏈危機,經不起景氣動盪且不能轉型的傳統產業勢必大擧撤離,由於大陸台商的大擧撤離加上租稅大赦的政策鼓舞,就會是台灣重啓MIT台灣製造業榮景的最佳契機,此契機二十年難得一見,是否掌握契機端看台灣政府能不能適時端出有利政策化危機為轉機。李同榮針對疫情後的房市發展更提出果斷的預測:「商辦丶廠辦」市場將呈現「價量大逆轉」的走勢。

    至於武漢疫情延伸的台灣房市後市整體發展,李同榮從全面性多角度方向提出七大走勢預測分析:

(一)房市「交易價量」的季節表現~2020房市交易價量表現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

房市在上半年將面對恐慌心理與消費緊縮的壓力,市場會處於觀望態勢,房市走勢可能呈現一季到兩季「價量萎縮」;下半年則因疫情解除,市場將回歸基本面走勢,房市走勢將呈現「價量齊揚」,全年住宅市場仍維持「價穩量溫」的溫和走勢,房市只會短期影響,而不會有恐慌性的拋售現象,除了商辦廠辦市場表現較強勁以外,住宅市場不會有十七年前SARS過後住宅房價大反彈的現象。

(二)依「產品類別」表現~工業及商辦用地優於住宅用地;廠辦商辦市場優於住宅市場:

武漢疫情會大擧加速台商回流的決心與速度,工業用地需求將更殷切,政府若有五缺的周全因應對策,工業及商辦的土地交易需求將遠優於住宅用地的交易市場。

未來五年商辦廠辦的需求市場也將遠優於住宅市場的表現,並拉出一段長紅,這也是這次疫情危機中,商辦廠辦市場最佳的投資契機。

(三)全台「區域市場」表現~住宅丶土地丶商辦廠辦市場依北中南區域有不同的走勢表現:

1)住宅市場「北溫南熱」:房市活絡度將持續2019的走勢,房價基期較低的中南部較有表現機會。

2)工業與商業用地需求「由北轉南」:北台灣工業及商業用地為台商首選,但土地價格偏高,中南部用地取得較易,價格與北台灣差距較大,因此南台灣交易量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3)商辦廠辦市場「北台灣」占優勢:由於企業總部與集中化管理趨勢,興建中或已完工的商辦與廠辦產品集中北台灣,能滿足即時進駐的廠辦總部需求,並成為2020年房市需求的最佳寵兒。

(四)「六都住宅」市場各別表現~六都住宅市場北台灣以「桃園」為首選;南台灣以「台南」為優先

1)北台灣住宅市場以「桃園」為首選:

桃園因北台灣交通建設完整,大台北都會擴大,與台北產生半日生活圈效應,平均房價只有台北三分之一,人口持續幾年淨流入,全台第一,房價較具上漲空間。

2)南台灣市場以「台南」為最優:

因台南房價基期為六都最低,近幾年價量表現為六都之冠,土地價格上揚,中古屋1字頭房價尚有表現空間,預售屋均價跨入2字頭,高端豪宅進階3字頭,房市進場風險仍六都最低。

(五)依「購屋需求」表現~住宅首重剛性需求,商辦廠辦首重投資報酬率:

在住宅市場方面,武漢疫情的衝擊會使住宅市場的換屋需求者産生短期觀望心態,但剛性需求的影響層面有限。

在商辦廠辦市場方面,由於台商資金回流與租稅大赦元年效應,大量的資金來源將間接在房市尋找出口,商辦廠辦市場就會成為投資首選,尤其近一年來商辦租金大幅上揚,A辦的租金報酬率高達3%以上的產品就成為投資市場的首選。

(六)依「空間需求」市場表現~土地丶商辦丶住宅依產品類別,各有不同空間需求:

1)「住宅土地」投資首重「大面積」重劃地區,才有產品塑造的加值空間,迎合購屋者多元化的公共空間新需求。

2)「商辦丶廠辦」市場空間需求會化整為零,朝向集中化的「整層或整楝」的總部空間規劃,面積越大需求反而越強。

3)「住宅市場」的空間需求與商辦廠辦正好相反,住宅市場因為是剛性需求為主流,因此首重「中小坪數」的自住空間隔局。

(七)「中長期」房市趨勢表現~

1)土地價格將持續上揚:

房地合一稅限縮住宅市場投機空間,但對土地的持有稅並無重大改革,導致交易市場在緩跌四年間,土地價格來不及有較大幅度跌幅,市場卻已出現回溫跡象,土地價格隨即又死灰復燃,這情況除非未來土地政策有大幅度革新,否則會因市場資金過剩而難以喝止土地價格的上揚。

2)住宅市場表現溫和,餘屋量會由新成屋轉為老舊中古屋:

未來幾年房市注目中心轉移商辦,住宅市場由於大量餘屋尚待消化,且建商推案不減反增,在整體預售市場平均銷售率未跨越六成的情況,餘屋市場在換屋族群未全力進場狀況下,光靠剛性需求仍然不足以消化累積的大量餘屋,而在新屋大量促銷的壓力與排擠下,中古屋的銷售將難以有較佳成績的表現,40年以上老屋若無法都更,將會與傳統商店一樣,是市場的兩顆毒藥,未來的大量餘屋市場將因新成屋消化的排擠,轉移為40年以上的老屋。

3)「工商業用地丶商辦丶廠辦」將是未來五年房市投資三寶:

無可置疑,因中美商戰加上武漢疫情雙重衝擊,台灣製造業回流加上租稅大赦資金回流的契機,在利率偏低政策偏多的有利環境下,房市三寶「工商業用地丶商辦丶廠辦」將成為未來幾年房市的最佳投資標的。

武漢疫情將使房市短期觀望,「房市三寶」將在危機中逆勢找到商機

    李同榮最後表示,武漢疫情對台灣經濟發展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對房市影響而言,是短期觀望不會影響長線基本面發展軌道,當市場有重大利空出現時,就會同時有重大的市場缺口,也會產生另一個層面的市場機會,如上所述的房市三寶「工、商業用地丶商辦丶廠辦」,就是在中美商戰與武漢疫情雙重利空下所產生的市場缺口與投資利基。當大眾市場都在恐慌之際,投資者若能以認真的態度分析,以聰明的理智判斷,以積極的行動投入,市場風險就會永遠遠離,市場機會就會永遠存在。

客服信箱:service@magent.com.tw 客服專線:(02)7730-0345
吉家網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轉載必究